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沒有把自己的薪資*化,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拿少了,談薪就是要討價還價,談薪就是一個博弈的過程。
第一,明確預期。自己一定要有一個心理預期,這個行業(yè),這個崗位,到底能拿多少薪資,同事在職的時候,的確不好打聽。
一、公司規(guī)定。
二、同一個部門,薪資總會有高有低。
每一次對工資的試探,至少會有一個人失望,所以等他快離職的時候,不僅會告訴工作的薪資水平,出于炫耀還會告訴下一份工作的薪資水平,網上上上網去其他公司的同崗位也去看一看,他們招聘大概是給到什么樣子的薪水區(qū)間,或者看一下這個薪資報告,找到城市行業(yè),以及年紀,看看薪水在不在這個水平里面。
第二,及時調整報價。要根據面試的情況,合理的調整自己的報價,不要報區(qū)間,因為一報區(qū)間,一定按*的那個價給你,如果面試的時候,面試官表情上面就對你很滿意,那就可以適當的要高一點,如果公司非常好,面試的時候沒有發(fā)揮好,可以適當的少要一點。
第三,要掌握談offer的主動權。
一、目前面了幾家公司,面了三家,有一家正在進終面,有一家已經拿到offer了,要塑造自己非常搶手的樣子,這就是馬太效應,越搶手,大家就真的去搶。
二、就是一定要警惕,入職之后,我一定會給你加工資的,好好干,這都是忽悠你的,接受了這個薪資,代表著你已經認可了你的價值,沒有哪家公司真的會給你老老實實的漲薪的。
三、很多公司都會用期權來壓薪水,百分之八十七的職場人是熬不到期權的,這也是畫的餅。
轉載:http://www.cticoncepts.com/zixun_detail/12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