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發(fā)布時間:2020-08-21 11:16:14
講師:陸偉華 瀏覽次數:2901
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生產管理課程介紹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生產管理課程介紹
一、課程簡介
課程目的: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生產與運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要求學生牢固掌握生產與運作基本理論與方法,了解生產與運作管理學科的發(fā)展狀況及其*理論和方法?;揪邆潇`活利用本課程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基本要求或建議:本課程要求采用多媒體課室進行教學,每章內容配置一定量的作業(yè)題和案例。授課過程要求穿插1-2次的生產運作現場參觀。課程結束安排兩周的課程設計—也可結合專業(yè)實習進行。通過實踐環(huán)節(jié)鍛煉,加深學生對本課程理論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內容綱目及標準:
(一) 理論部分
第一章 基本概念
[教學目的] 掌握生產運作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生產運作系統(tǒng)的結構和運行原理、分類及其特點,生產運作管理原則和要求、對象和內容結構體系、運行環(huán)境,了解現代生產運作理論的發(fā)展?!?/span>
[教學重點與難點] 對運營系統(tǒng)概念、類型的認識,運營組織的要求,生產與運作管理的職能和內容體系.
第一節(jié) 運營系統(tǒng)及其管理
一、組織
二、生產/運營系統(tǒng)
三、生產與運作管理
四、生產與運作管理的內容體系
(一) 運營系統(tǒng)的總體戰(zhàn)略
(二) 運營系統(tǒng)的設計
(三) 運營系統(tǒng)的運行
(四) 運營系統(tǒng)的維護
第二節(jié) 運營系統(tǒng)分類
一、制造性生產與服務性運營
(一) 制造性生產
1.連續(xù)型生產與離散性生產
2. 備貨性生產與訂貨性生產
(二) 服務性生產
1. 分類
2. 特點
第三節(jié) 運營系統(tǒng)構成
一、運營系統(tǒng)設施構成
(一) 制造型運營系統(tǒng)設施構成
(二) 服務型運營系統(tǒng)設施構成
二、運營系統(tǒng)物流構成
(一) 制造型企業(yè)物流系統(tǒng)
(二) 服務型企業(yè)顧客流與物流系統(tǒng)
三、運營系統(tǒng)信息流構成
(一) 制造信息流構成
(二) 服務信息流構成
第四節(jié) 運營過程的組織
一、產品生產過程的概念
二、組織生產過程的原則
(一) 工藝專業(yè)化原則
(二) 對象專業(yè)化原則
三、組織生產過程的基本要求
四、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的移動方式
(一) 順序移動
(二) 平行移動
(三) 平行順序移動
第五節(jié) 生產與運作管理發(fā)展與趨勢
一、發(fā)展史;
二、發(fā)展趨勢;
三、競爭因素的變化;
四、環(huán)境變化的不確定性;
五、能力與需求的協調 ;
六、理想的供需關系;
七、集成的概念;
八、集成的作用;
第二章 運營戰(zhàn)略
[教學目的] 了解現代企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環(huán)境及其對企業(yè)運作系統(tǒng)的影響,企業(yè)戰(zhàn)略和戰(zhàn)略管理理論,掌握生產運作戰(zhàn)略的內容,生產與運作戰(zhàn)略決策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運營戰(zhàn)略的基本概念、地位、作用、主要內容。
第一節(jié) 企業(yè)戰(zhàn)略
一、生產率
二、競爭力
三、戰(zhàn)略與使命
第二節(jié) 戰(zhàn)略管理
一、戰(zhàn)略管理及其重要性
二、戰(zhàn)略制定過程
三、三種市場競爭戰(zhàn)略對生產運作戰(zhàn)略的要求。
第三節(jié) 運營戰(zhàn)略
一、運營戰(zhàn)略概念
二、組織戰(zhàn)略與運營戰(zhàn)略:
三、幾種典型戰(zhàn)略
第三章 需求預測
[教學目的]了解預測的概念、分類,掌握常用的幾種定量預測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定量預測方法中的一次和二次指數平滑法、因果回歸模型、需求預測監(jiān)控。
第一節(jié) 預測
一、預測的概念
二、預測的分類
三、需求預測的分類
(一) 按時間的長短分
(二) 按主客觀因素所起的作用分
四、影響需求預測的因素:
(一) 商業(yè)周期
(二) 產品生命周期
(三) 季節(jié)周期
五、預測一般步驟
第二節(jié) 定性預測方法
一、德爾菲法
(一) 方法概述
(二) 步驟
二、部門主管集體討論法
三、用戶調查法
四、銷售人員意見匯集法
第三節(jié) 定量預測方法
一、時間序列構成
二、時間序列平滑模型
(一) 簡單移動平均和加權移動平均預測法
(二) 一次指數平滑法
(三) 舉例說明公式的應用
(四) 二次指數平滑法方法
(五) 舉例說明公式的應用
三、時間序列分解模型
(一) 乘法模型
(二) 加法模型
(三) 舉例說明
四、因果模型
(一) 一元回歸模型預測方法
(二) 舉例說明
第四節(jié) 預測監(jiān)控
一、預測精度的測量
(一) 平均*偏差
(二) 平均平方誤差
(三) 平均預測誤差
(四) 平均*百分誤差
二、預測監(jiān)控
第四章 生產開發(fā)、工藝設計和技術選擇
[教學目的] 了解產品和服務設計過程,生產工藝或服務流程設計過程,掌握運營流程設計及分類,生產流程選擇,并行工程概念、設計方法、技術和組織。
[教學重點與難點] 產品與服務設計中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進行產品或服務總體構思、設計的思想和方法。
一、21世紀企業(yè)產品/服務設計的背景特征
(一)新產品/服務開發(fā)是實現企業(yè)競爭戰(zhàn)略的需要
(二)技術進步越來越快
(三)用戶的要求越來越苛刻,用戶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
(四)產品研制開發(fā)的難度越來越大
(五)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
二、新產品/服務開發(fā)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強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
(二)有利于擴大市場份額
(三)適應個性化定制生產的需要
(四)產品更新換代的需要
三、現代企業(yè)的研究與開發(fā)
(一)研究與開發(fā)的分類:①基礎研究②應用研究③技術開發(fā)研究
(二)新產品的分類:①全新產品②改進新產品③換代新產品④本企業(yè)新產品
(三)新產品開發(fā)面臨的壓力
第二節(jié)、產品設計與開發(fā)階段
一、產品與服務開發(fā)過程:
(一)產品或服務構思
(二)結構設計過程
(三)工藝設計。
(四)產品設計的原則和績效評價
第三節(jié)、生產流程設計與選擇
一、生產流程分類
(一)按產品進行的生產流程
(二)按加工路線進行的生產流程
(三)按項目進行的生產流程
二、產品—流程矩陣
三、影響生產流程設計的主要因素
(一)產品/服務需求性質
(二)自制-外購決策
(三)生產柔性
(四)產品/服務質量水平
(五)接觸顧客的程度
四、生產流程選擇決策
第四節(jié)、并行工程
一、串行的產品設計方法
二、并行的產品設計方法
(一)并行工程的產生
(二)并行工程的主要思想
(三)并行工程的產品開發(fā)流程及其特點
三、并行工程技術:
(一)虛擬設計
(二)產品數據管理
(三)產品系列化、零部件標準化、通用化
(四)成組技術
(五)減少變化方案
4、并行工程的人員構成
第五章 運營系統(tǒng)選址
[教學目的] 掌握選址優(yōu)選目標、影響因素、選址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選址影響因素、步驟及評價方法,新建企業(yè)選址應考慮的問題和選址的方法。
第一節(jié) 選址的重要性和難度
一、選址的重要性
二、選址的難度
第二節(jié) 影響選址的因素和選址的一般步驟
一、經濟因素
二、其他因素
三、選址的一般步驟
(一) 選擇某一個地區(qū)
(二) 在同一地區(qū)選擇若干適當地點
(三) 比較不同地點,做出決定
第三節(jié) 選址的評價方法
一、選址問題的特點
二、評價方法
(一) 量本利分析法
(二) 評分法
第六章 生產和服務設施布置
[教學目的]了解流水線生產組織的產生與發(fā)展,基本原理和要求。掌握流水線生產的基本特征、種類及其特點。掌握手工流水線工序平衡與組織。
[教學重點和難點] 設備布置的從至表法和塊狀區(qū)劃法,進行混合加工線和雙行、多行設備單元布置。
第一節(jié) 設備/實施布置決策
一、影響企業(yè)生產單位構成的因素
二、生產單位的專業(yè)化原則和形式
(一)工藝專業(yè)化原則;
(二)對象專業(yè)化原則
三、生產和服務設施布置的影響因素
四、幾種典型布置形式
(一)物料流程形式
(二)布置類型
第二節(jié) 布置決策的定量分析
一、作業(yè)相關圖法
二、從-至表法
三、新設備的布置問題
四、線性規(guī)劃的方法
五、計算機輔助設計
第三節(jié)、裝配線平衡
一、為什么要進行裝配線時間平衡:
二、裝配線節(jié)拍
三、裝配線平衡方法
四、裝配線平衡的舉例
第四節(jié) 非制造業(yè)的設施布置
一、辦公室布置的主要考慮因素
二、辦公室布置的基本模式
第七章 綜合生產計劃
[教學目的] 理解和掌握生產與運作計劃的基本原理,生產運作計劃的層次結構,生產能力的概念,生產儲存式企業(yè)生產計劃制定,訂單生產式企業(yè)生產計劃的制定。
[教學重點和難點] MTS企業(yè)年度生產計劃指標體系確定方法與計劃編制方法、MTO企業(yè)年度生產計劃定貨決策過程和指標體系確定方法。
第一節(jié) 計劃管理的一般概念
一、企業(yè)計劃的層次和職能計劃之間的關系
(一)計劃的層次
(二)企業(yè)各種計劃之間的關系
二、生產計劃的層次與計劃指標體系
(一)生產計劃的層次
(二)生產計劃指標體系:
三、制定生產計劃的一般步驟及滾動式計劃
(一)制定生產計劃的一般步驟
(二)滾動式計劃
第二節(jié) 綜合計劃策略
一、處理非均勻需求三種純策略
(一)改變庫存水平
(二)改變生產率
(三)改變工人數量
二、影響需求的策略
(一)直接影響需求策略
(二)暫緩交貨策略
三、反復試驗法
第三節(jié) MTS企業(yè)年度生產計劃的制定
一、品種與產量的確定
(一)品種確定:
1. 收入利潤順序法
2. 產品周期四分圖法/波士頓矩陣法
(二) 產量的確定
二、產品出產計劃的編制
(一)大量大批生產企業(yè)
(二)成批生產企業(yè)
第四節(jié) MTO企業(yè)年度生產計劃的制定
一、單件小批生產存在的必要性
二、單件小批訂貨生產的主要特征
三、接受訂貨決策流程
四、品種、價格與交貨期的確定
(一)品種的確定
(二)價格的確定
(三)交貨期的確定
第五節(jié)收入管理
一、收入管理
二、實行收入管理的特點
三、實行收入管理應考慮的問題
第八章 獨立需求庫存控制
[教學目的] 掌握庫存的定義、庫存控制系統(tǒng)與庫存控制模型。建立和認識獨立需求庫存控制的概念和方法整體概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闡明多周期模型的分析方法和隨機型庫存問題的假設條件以及求訂貨批量和訂貨點的近似方法。
第一節(jié) 庫存
一、物料流
二、庫存的定義
三、庫存的作用
四、庫存問題的分類
五、庫存控制系統(tǒng)
(一) 固定量系統(tǒng);
(二) 固定間隔期系統(tǒng);
(三) *最小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庫存控制的基本模型
一、單周期庫存模型
(一) 期望損失最小法
(二) 期望利潤*法
(三) 邊際分析法
二、多周期模型:
(一) 與庫存有關的費用:
(二) 經濟定貨批量
(三) 經濟生產批量
(四) 價格折扣模型
第三節(jié) 隨機型庫存問題
一、假設條件
二、求訂貨批量和訂貨點的近似方法
(一) 安全庫存
(一) 服務水平
(二) 安全庫存與服務水平的關系
第九章 物料需求計劃與制造資源計劃
[教學目的] 理解和掌握MRP的基本原理, MRP系統(tǒng)結構,MRP2系統(tǒng)結構及原理,企業(yè)MRPⅡ系統(tǒng)的設計、組織實施和管理。理解OPT系統(tǒng)原理、理解配送資源計劃(DRP) 系統(tǒng)原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MRP/MRPⅡ、供需鏈管理、ERP原理和概念
第一節(jié)MRP的原理
一、MRP的基本思想
二、為什么要圍繞物料轉化組織的準時生產
三、為什么能夠圍繞物料轉化組織準時生產
四、訂貨點方法在處理相關需求時的局限性
(一)盲目性
(二)高庫存與低服務水平
(三)形成“塊狀”需求
第二節(jié)MRP系統(tǒng)
一、MRP在生產經營系統(tǒng)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MRP的輸入
(一)產品出產計劃
(二)產品結構文件
(三)庫存狀態(tài)文件
三、MRP的輸出
四、MRP的處理過程
第三節(jié) MRPⅡ
一、從MRP到MRPⅡ
二、MRPⅡ統(tǒng)一了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
(一)營銷部門
(二)生產部門
(三)采購部門
(四)財務部門
(五)技術部門
第四節(jié) MRP系統(tǒng)設計決策及應用中的技術問題
一、主要設計決策
(一) 計劃期的長短
(二) 計劃的時間單位
(三) ABC分類問題
(四) 系統(tǒng)運行的頻率
(五) 需求跟蹤功能
(六) 固定計劃訂貨系統(tǒng)
(七) “重新生成”方式還是“凈變”方式
二、MRP應用中的技術問題
(一) 變型產品
(二) 安全庫存
(三) 提前期
(四) 批量
第五節(jié)分配需求計劃
一、DRP的處理邏輯
二、DRP與MRP的異同
(一)相同點
(二)不同點
第十章 項目計劃管理
[教學目的] 掌握項目管理的目標和內容,了解網絡計劃計劃方法的產生背景及其優(yōu)點。掌握網絡計劃優(yōu)化的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網絡計劃優(yōu)化的方法
第一節(jié) 項目管理概述
一、項目
二、項目管理的目標
(一)質量
(二)費用
(三)進度
三、項目管理的內容
(一)立項階段
(二)建設階段
(三)運行階段
四、項目的組織管理
(一)指揮
(二)組織和管理方式
第二節(jié) 網絡計劃方法
一、網絡計劃方法的產生
二、網絡計劃方法的優(yōu)點
三、應用網絡計劃方法的步驟
(一)項目分解
(二)確定各種活動之間的先后關系,繪制網絡圖
(三)估計活動所需的時間
(四)計算網絡參數
(五)優(yōu)化
(六)監(jiān)控
(七)調整
四、箭線型網絡圖的繪制
(一)箭線型網絡圖的構成
(二)繪制箭線型網絡圖的規(guī)則
(三)網絡圖的繪制
第三節(jié) 網絡時間參數的計算
一、事件時間參數計算
二、活動時間參數計算
三、網絡時間參數的計算方法
第四節(jié) 網絡計劃優(yōu)化
一、時間優(yōu)化
二、時間—費用優(yōu)化
(一)直接費用
(二)間接費用
三、時間—資源優(yōu)化
(一)資源有限,工期最短問題
(二)工期規(guī)定,資源均勻問題
第十一章 先進生產方式與理論
[教學目的] 掌握和了解JIT-準時生產,AM-敏捷制造,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OPT-最優(yōu)生產技術等先進生產運作理與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JIT-準時生產及看板管理系統(tǒng),OPT的基本思想和原則,CIMS集成的內涵和模型
第一節(jié) JIT-準時生產
一、JIT的發(fā)展
(一)JIT的起源
(二)JIT帶來的變革
二、JIT的含義
(一)JIT的概念
(二)JIT的出發(fā)點
(三)理想的生產方式
(四)JIT的基本思想
(五)目標及其體系
(六)實現適時適量生產的具體手法
三、JIT的拉動式計劃與控制
(一)拉動式計劃特點
(二)生產計劃制定程序
(三)投產順序計劃的制定方法
(四)生產同步化、彈性作業(yè)人數的實現方法
1. 生產同步化
2. 彈性作業(yè)人數方法-少人法
3. 設備U型布置
四、看板管理系統(tǒng)
(一) 看板控制系統(tǒng)概述
一、看板
二、看板及其控制系統(tǒng)的概念
三、看板的類型
四、看板生產組織
五、看板所需數量
(二) 準時生產的實現
第二節(jié) 最優(yōu)生產技術
一、OPT的目標
二、OPT的基本思想和原則
(一) OPT的基本思想
(二) OPT的原則
三、DBR系統(tǒng)
四、OPT軟件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敏捷制造
一、敏捷制造企業(yè)的基本特征
二、敏捷制造與大量生產在思想觀念、經營戰(zhàn)略上的差別
(一)使顧客富裕
(二)用合作去加強競爭
(三)急救室式的工作
(四)充分發(fā)揮人和信息的作用
三、實現敏捷制造的措施
第四節(jié)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一、CIMS的產生及定義
(一)產生CIMS的技術推動作用
(二)產生CIMS的市場拉動作用
二、CIMS的一般結構
(一)CIMS的功能結構
(二)CIMS的技術結構
三、CIMS集成的內涵和模型
(一)CIMS集成的內涵
(二)CIMS集成的模型
四、實施CIMS給企業(yè)帶來的效益
五、CIMS哲理的廣泛適用性
六、我國CIMS應用情況
七、CIMS技術發(fā)展動向
堂筆記各占平時分的20%。考試占總成績的70%。
六、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教材:
陳榮秋,馬士華編著.生產與運作管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參考書:
[1] Jack R.Meredith,Scott M.Shafer著,陳曦譯,MBA運營管理(第二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 理查德B.蔡斯,尼古拉斯.J.阿奎拉諾,F.羅伯特.雅各布斯著,任建標等譯,《運作管理》;機械工業(yè)出版社,第九版;
[3] 馬士華編著.現代生產與運作管理.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
[4] 周志文編著.生產與運作管理,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1
[5] 甘華鳴等編著.MBA生產作業(yè).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
[6] 陳國權著.先進生產方式與管理模式.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
[7] 馬士華等著.供應鏈管理.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課程教學標準批準: 制定:崔新生
生產管理課程介紹
轉載:http://www.cticoncepts.com/gkk_detail/241620.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陸偉華
[僅限會員]